這個秋天你看展了嗎?
不知不覺整個秋季成了博友們的最美看展季節(jié),一場又一場的大展接踵而至,為絢麗的秋色增添了一份美好的精神大餐。
11月份精彩繼續(xù),讓我們相約博物館,成為博物館里的同路人!
中國國家博物館
國家博物館是博粉們的常去之地,大家對她已經是再熟悉不過了。這個秋季,國博大展頻出,一度出現預約已滿的情形,相信我們的博粉們也是不止一次、兩次踏足,看展歸來,不亦樂乎!
以下幾個展覽我們在九月、十月的展訊中已經介紹過,喜歡的博友們快快預約,繼續(xù)美好的觀展之旅吧!
微信號|國家博物館
掃碼關注 預約參觀
故宮博物院
9月17日在故宮開展的《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吸足了大家的眼球,排隊入場幾乎成了常態(tài),而復制洞窟展的預約更是一票難求,往往是一開放幾分鐘內便售罄,讓許多的博友紛紛嘆息!
展覽將于11月18日結束,還沒來得及觀展的博友們抓緊最后的時機。預約流程(故宮門票于參觀日前7天的20點開始預售,售完為止):
第一步:預約故宮門票
第二步:預約復制洞窟
第三步:預約敦煌展
微信號|故宮博物院觀眾服務
掃碼關注 預約參觀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給大家?guī)砩羁逃∠蟮奈鞣接∠笈僧嬚购凸虐<澳灸艘烈廊辉谡钩鲋?,熱愛西方藝術的博友一定不會錯過中華世紀壇的這兩個展覽。兩場展覽將于11月15日結束,大家抓緊最后的機會一睹為快。
中華世紀壇與奧運會的緣分從2001年7月13日舉辦“北京申奧成功”慶典活動開始,一直以來都是北京奧運文化活動的主場。隨著初冬的來臨,北京迎來了“冬奧時間”。
此次展覽還得到了希臘共和國外交部希臘海外人與公共外交總秘書處、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貝納基博物館(希臘)、人民畫報社、北京月訊雜志社等單位的支持,在多方努力下,《魅力冰雪:北京2022冬奧文化影像主題展》展覽的舉辦,將更好地幫助中華世紀壇這座城市文化會客廳以影像為媒介,鐫刻“雙奧之城”又一載入史冊的輝煌時刻。
選自展覽介紹
微信號|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掃碼關注 預約參觀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另外在京城掀起一陣觀展潮的還有清華藝博的以下兩個重量級大展,有對山西文物精華的驚嘆,也有對梁思成大師人生的敬仰。兩個大展,同樣精彩,不可錯過!
此外,新展《存在之境:當代藝術展》于10月22日在清華藝博開幕。
當代藝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或深沉夸張、或奔放跳躍,都是一個時代思想意識的表達。展覽至12月12日,博友們快去感受一下各種表現形式的藝術吧!
微信號|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掃碼關注 預約參觀
北京銀泰中心
遇見博物館·in Space
馬克·夏加爾(1887-1985),是西方現代藝術色彩大師,此次展覽圍繞愛與色彩的的主題,展出囊括油畫、水彩畫、水粉畫、坦培拉、蝕刻版畫等藝術形式,創(chuàng)作時間橫跨60年,涵蓋了夏加爾藝術成熟期到晚年創(chuàng)作的155件真跡作品。
其中許多作品是首次在國內展出,也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規(guī)模的馬克·夏加爾作品巡展。
選自展覽介紹
微信號|遇見博物館
掃碼關注 預約參觀
中國國家畫院
下面向大家介紹一個小眾的展覽:三國兩晉南北朝—刻石三十品新探。
刻石書法是中國書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藝術價值不言而喻。然而,自魏晉以降,以“二王”為代表的帖學傳統(tǒng)始終占據書法風格史的主流,而刻石書法則長期難以進入經典的行列。清代碑學興起以后,刻石書法逐漸受到重視。
展覽集中展示了早期碑刻史上重要而又經典的拓本,展期很短,11月1日-6日,只有短短6天,喜愛拓片和書法的博友們一定不要錯過!
微信號|中國國家畫院
掃碼關注 預約參觀
中國美術館
地處江南的常州惲氏一族,是清代傳統(tǒng)大家族的典型?!俺V莓嬇伞钡拇砣宋飷翂燮绞恰澳蠍痢钡暮笠?,他的畫攝情纏綿、清秀明麗,馬元馭、蔣廷錫、錢維城等都是其追隨者,他的作品也成為清代院體效仿的范本。
本次展覽遴選出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和南京博物院院藏作品中的80件(套)清代常州繪畫精品佳作,以展現常州繪畫的精彩。
選自展覽介紹
微信號|中國美術館
掃碼關注 預約參觀
中國園林博物館
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的《唯以磚石記園林—館藏漢代文物展”正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三號臨展廳展出》。
早在兩千多年前,漢人就已經懂得在園林的建構上將技巧與藝術相結合,營造理想家園。這種營建理念深刻地影響著城池的建設和園林的規(guī)制。漢代的都城和宮苑,在秦代建筑的基礎上擴建而成,雖然在營造方面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體系,但在功能劃分上概念清晰,已形成建構意圖較為明顯的分工和布局。
選自展覽介紹
微信號|中國園林博物館
掃碼關注 預約參觀
北京魯迅博物館
10月19日上午,在魯迅先生逝世85周年紀念日當天,北京魯迅博物館舉辦了 “魯迅的道路—魯迅生平陳列展”開幕儀式。
展覽匯聚518件文物展品和600余幅歷史圖片,以雕塑、繪畫、場景復原為輔助,并運用多媒體手段,敘述魯迅生于紹興,求學南京和日本,歸國后輾轉杭州、紹興、南京、北京、廣州、廈門、上海的經歷,展現其在文學創(chuàng)作、學術研究等領域的卓越成就,彰顯其甘于奉獻的“孺子牛”精神和敢于斗爭的“硬骨頭”精神。
選自展覽介紹
微信號|北京魯迅博物館
掃碼關注 預約參觀
小貼士
疫情防控期間,各博物館實行實名制預約、錯峰、限流參觀,請博友們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安排,做好個人防護。
我們不在博物館
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
更多推薦:
【召集令】朱宏老師力作《瓷器之美》系列講座繼續(xù)報名!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