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月展訊
一月再見!
草長鶯飛二月天,
送走寒冷的冬,迎接溫暖的春。
北京各博物館的展覽繁花似錦,
為這個萬物生發(fā)的季節(jié)增添了一份亮色。
走進博物館這個美育課堂,
讓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我們不在博物館,
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
展覽時間 | 地點 | 展覽名稱 |
1月20日 / 7月23日 | 首都博物館 | 畫中三千界 首都博物館館藏明清道釋人物畫像展 |
1月18日 開展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智慧之光 中醫(yī)藥文化展 |
1月18日 開展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癸卯金安 二〇二三新春展 |
1月16日 / 4月2日 | 故宮博物院 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 | 國子文脈 歷代進士文化藝術聯(lián)展 |
1月16日 / 4月16日 | 徐悲鴻紀念館 | 海上客次 徐悲鴻收藏海派繪畫展 |
1月15日 / 4月16日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 攻金之工 亞歐大陸早期金屬藝術與文明互鑒 |
1月14日 開展 | 國家典籍博物館 | 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 四大發(fā)現(xiàn)展 |
1月14日 / 2月14日 | 北京市通州區(qū)博物館 | 市井百工 昔日繁華 京城老行當展 |
1月10日 / 4月16日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 交織的軌跡 德國現(xiàn)代設計1945-1990 |
1月8日 / 4月9日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源·緣 閩臺藝術展 |
1月1日 開展 | 中國園林博物館 | 極境 走進青藏高原 |
2023.01 / 2023.03 | 中國工美館 中國非遺館 | 祭如在 中國藝術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展 |
2023.01 / 2023.03 | 中國工美館 中國非遺館 | 影戲人間 陜西非遺皮影展 |
2023.01 / 2023.03 | 中國工美館 中國非遺館 | 松納柴器 景德鎮(zhèn)陶瓷柴窯燒造技藝展 |
2023.01 / 2023.03 | 中國工美館 中國非遺館 | 天地人文 劉恒甫公共藝術展 |
12月30日 / 2月5日 |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 五星出東方 和田歷史文物展 |
12月28日 / 2月26日 | 北京畫院美術館 | 壺中家山 陳子莊藝術研究展 |
12月27日 / 3月26日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 諶北新風景藝術展 |
12月20日 / 5月6日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 向美而行 祝大年、吳冠中館藏精品展 |
12月20日 / 2月5日 |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 首善家風 2022年中華家風文化主題展 |
展出中 | 中國園林博物館 | 物上山水 追尋古人眼中的山與水 |
展出中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盛世修典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 |
延期至 4月16日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和合共生 故宮?國博藏文物聯(lián)展 |
延期至 2月28日 | 北京民生美術館 | 文明的印記 敦煌藝術大展 |
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
北京市東城區(qū)景山前街4號
免費(需購買故宮門票并預約)
展覽簡介(節(jié)選)
本次展覽選取故宮博物院、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的百余件文物精品,以“進士之路”、“博學鴻儒”、“藝苑群英”三個單元展示歷代進士在文化和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其中包括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朱熹和王守仁、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解縉、北宋道德楷模和文學大家范仲淹、清代史學家趙翼,以及杜牧、蔡襄、黃庭堅、馬和之、陸游、王世貞、董其昌等等。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 景仁宮
北京市東城區(qū)景山前街4號
展覽免費(需購買故宮門票并預約)
2月19日閉展
展覽簡介(節(jié)選)
展覽以院藏清代宮廷金、玉器為主題,精選與宮廷祭祀、萬壽、過年三個代表性儀典相關的清代皇家御用金、玉器文物112件,通過“敬天法祖”“萬壽盛典”“辭舊迎新”三個單元綜合展現(xiàn)清代宮廷的儀典與生活。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故宮博物院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1展廳
北京市東城區(qū)東長安街16號
免費
展覽簡介(節(jié)選)
春風有形,瑞兔留跡。在兔年春節(jié)即將來臨之際,中國國家博物館精心擷選80余件(套)館藏文物推出“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從多角度展示中國歷史悠久、豐富多彩的兔文化、生肖文化、吉祥文化和年文化,為廣大觀眾獻上癸卯兔年的美好祝福和寄愿,呈現(xiàn)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豐富的精神底蘊。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北京市東城區(qū)東長安街16號
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3、4展廳
北京市東城區(qū)東長安街16號
免費
展覽簡介(節(jié)選)
本次展覽以中醫(yī)藥文化為主線,精心遴選500余件(套)文物藏品,類型涵蓋玉石、陶瓷、骨器、金銀器、古籍、書畫、革命文物等,輔以200余件(套)藥材實物,按照“文明之鑰”“攝生之道”“靈蘭秘典”“器藥擷英”“傳承創(chuàng)新”五個單元,從發(fā)展歷程、防治觀念、醫(yī)學典籍、中醫(yī)藥材、診療器具、未來展望、國際合作等不同角度出發(fā),輔以多個數(shù)字影像和互動項目,力求充分展現(xiàn)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理念的中醫(yī)藥文化體系,深刻反映中醫(yī)藥自主知識體系的形成、演進和對世界的杰出貢獻。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南2展廳
北京市東城區(qū)東長安街16號
免費
展覽簡介(節(jié)選)
展覽分為“同宗同源 敦親睦族”“海峽之音 合韻千年”“藝蘊天工 小康大同”“妙筆生花 寫意中華”四個部分展示超過四百件閩臺藝術作品,從戲曲、民藝及工藝美術、文學、書法、美術等不同的方面,通過閩臺藝術這一獨特載體全面深入地詮釋了“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的思想主題。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南3、4展廳
北京市東城區(qū)東長安街16號
免費
展覽簡介(節(jié)選)
本展覽依托故宮博物院和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豐厚典藏,通過“天地同和”“萬邦協(xié)和”“宜民安和”“樂在人和”四個貫穿一體的單元,探尋中國“和合”文化的歷史淵源,展示中華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發(fā)展脈絡,弘揚中華文明的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南6、7、8、9展廳,及序廳、三層平臺、走廊公共區(qū)域
北京市東城區(qū)東長安街16號
免費
展覽簡介(節(jié)選)
本次展覽三大板塊中集中亮相的1700余件歷代繪畫精品的出版打樣稿檔案,是國內藏品與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國繪畫“國寶”的一次重要團聚。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中國國家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圓廳2F、3F
北京市西城區(qū)復興門外大街16號
免費
展覽簡介(節(jié)選)
本次展覽甄選館藏明、清兩代道釋人物畫像精品百余件,以實物展出和數(shù)字展示相結合的方式,為觀眾呈現(xiàn)了皇家敕造、民間捐制、文人情懷等多種風格與類型的宗教美術作品,讓觀眾在參觀展覽的過程中領略古人高超的繪畫技藝及美好的精神寄托。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首都博物館
中國工美館 中國非遺館
中國工美館 中國非遺館
四層南區(qū)展廳
北京市朝陽區(qū)湖景東路16號
免費
展覽簡介(節(jié)選)
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明清祖容像藏品,數(shù)量可觀,質量也屬上乘。此次展覽,是在對中國藝術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精品系統(tǒng)梳理和研究的基礎上策劃生成,絕大多數(shù)藏品為首次展示,內容包含不同時期、不同種類的祖容像。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中國工美館 中國非遺館
中國工美館 中國非遺館
四層北區(qū)展廳
北京市朝陽區(qū)湖景東路16號
免費
展覽簡介(節(jié)選)
皮影戲亦稱"影戲",是原始社會的祭祀歌舞、戰(zhàn)國時期的俳優(yōu)、漢代的角抵百戲之后中國戲曲的延續(xù)。它歷經(jīng)千年承傳流變,如今仍活躍在我國民間,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皮影戲集美術造型、文學劇本、音樂唱腔、表演技藝于一體,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藝術體系、鮮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美學成就,并與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歲時節(jié)令、信仰習俗等方面密切相關,同時以民俗文化、民間娛樂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反映著中國人特有的審美觀念、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中國工美館 中國非遺館
中國工美館 中國非遺館
四層南區(qū)展廳
北京市朝陽區(qū)湖景東路16號
免費
展覽簡介(節(jié)選)
景德鎮(zhèn)的千年窯火,燒出了中國陶瓷的燦爛、照亮了世界陶瓷的大道。清代督陶官唐英言:“瓷器之成,窯火是賴”。窯火起于窯爐,窯爐是瓷泥與釉料相融、涅槃重生為陶瓷藝術的母體。了解陶瓷的制成,當從窯爐開始。
展覽中的百余件藝術柴窯作品,是由幾十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教授、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等創(chuàng)作,用“松納柴器”窯爐燒制而成的,展示了當代藝術陶瓷和柴窯的歷史內涵和時代價值。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中國工美館 中國非遺館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qū)清華園1號
60元/人
展覽簡介(節(jié)選)
本次展覽以日本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近300件金屬類文物為主,并聯(lián)合國內多家文博機構,展示亞歐大陸的金屬藝術,跨越4000年,包括兩河流域、安納托利亞、地中海地區(qū)、伊朗高原、高加索地區(qū)、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考古共同體、歐亞草原、中亞、南亞、東亞和東南亞,以及中國北方(新疆、河西走廊、長城沿線)等區(qū)域,呈現(xiàn)金屬藝術的起源、發(fā)展和傳播的歷史,以期映照亞歐大陸上不同地區(qū)和文明的差異性、相似性和彼此交流互鑒的軌跡。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qū)清華園1號
60元/人
展覽簡介(節(jié)選)
展覽共展出戰(zhàn)后德國設計作品300余組/件,設計是德國工業(yè)與文化建設的重要工具,也是大眾延續(xù)至今的日常表達方式。展覽力圖通過不同功能的設計案例,反映設計與歷史、社會、日常文化等因素緊密交織的景象,探索民主德國和聯(lián)邦德國在設計理念與實踐領域的差別及相似關系,從而勾勒出戰(zhàn)后德國設計史的全景。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qū)清華園1號
20元/人
展覽簡介(節(jié)選)
諶北新先生是新中國培養(yǎng)的第一代油畫家的代表之一,他早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和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自1953年起長期耕耘在西安美術學院,在風景油畫領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對豐富中國現(xiàn)代油畫藝術做出突出貢獻。在諶先生九秩華誕之年,清華藝博有緣舉辦“諶北新風景藝術展”并入藏其代表作品,更有著特殊的意義。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qū)清華園1號
20元/人
展覽簡介(節(jié)選)
祝大年和吳冠中兩位先生是在新中國成長起來的重要藝術家和美術教育家,也是“清華美術學群”的旗幟。本館曾先后組織策劃吳冠中、祝大年紀念展,并得到家屬的慷慨捐贈?,F(xiàn)特將本館8號廳冠名為“祝大年?吳冠中專廳”,以對兩位先生永志紀念。我們還將圍繞清華美術學群,以“向美而行”為主題,不斷推出系列館藏精品展。茲精選館藏祝大年、吳冠中作品39件套,為此系列展之開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將沿著二位先生的藝術之路,不斷地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奉獻美,努力踐行以美育人,向美而行。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qū)清華園1號
60元/人
展覽簡介(節(jié)選)
本次展覽分為“顫抖心光”“暗夜心芒”“密鑲心花”“綻放心火”“叛逆心潮”“風尚心流”六個單元,共展出Vintage胸針及相關配飾143組938件,輔以50余張原版海報及原版設計稿、專利書等紙本文獻資料,同類主題的大型展覽在國內尚屬首次。
展覽囊括了諸多著名Vintage配飾珠寶品牌,展品均甄選自Vintage胸針藏家鄭鶯燕女士多年的珍藏,其中不乏經(jīng)典套系及完整海報組,年代橫跨20世紀20年代至90年代,覆蓋著Vintage胸針發(fā)展歷程的各個階段。得益于此,本展方可在這批珍貴實物的基礎之上,梳理出完善而聚焦的展陳脈絡,以呈現(xiàn)20世紀Vintage胸針藝術發(fā)展的時代風貌與觀念變遷。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北京市海淀區(qū)復興路甲9號
免費
展覽簡介(節(jié)選)
展覽穿越歷史,透過來自和田地區(qū)博物館、中國民族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絲綢博物館、甘肅簡牘博物館、旅順博物館、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等多家收藏機構的220余件文物,講述在絲綢之路上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故事,通過大量考古遺存和出土文物還原歷史上的和田,回望漢唐盛世,重溫在漫長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包括和田人民在內的新疆各族人民的命運始終與偉大祖國和中華民族命運緊密相連的歷史事實。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北京市海淀區(qū)復興路甲9號
免費
展覽簡介(節(jié)選)
2022年家風展以“首善家風”為核心,圍繞傳承首都家風,涵養(yǎng)文明新風的主題,全面展示北京地區(qū)近年來家風文化研究和家庭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展現(xiàn)近百組家庭家風故事。集中展現(xiàn)在新時代新征程中首都家庭抒寫的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動人故事和文明新風。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北京畫院美術館
北京畫院美術館
北京市朝陽區(qū)朝陽公園南路12號院
免費
展覽簡介(節(jié)選)
本次展覽匯集了來自四川博物院、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新都楊升庵博物館收藏的陳子莊花鳥、山水、書法等作品,共計100件。展覽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一層以陳子莊生平邏輯線條,講述滿地畫畫的放牛娃——陳子莊,成長為一個習武賣畫行走江湖結交豪俊以期報效國家的俠士,又在久經(jīng)風霜后回歸沉潛繪事,縱使生活困頓,坎坷久歷,亦不能阻擋他凌云健筆、縱橫紙上的傳奇經(jīng)歷,旨在為觀眾呈現(xiàn)一個“時代里的陳子莊”形象。同時,展覽二層通過三個板塊,為觀眾構建一個“陳子莊的藝術世界”。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北京畫院美術館
徐悲鴻紀念館
徐悲鴻紀念館
西城區(qū)新街口街道新街口北大街53號
免費
展覽簡介(節(jié)選)
徐悲鴻的海派繪畫收藏種類多樣、題材豐富、名家濟濟,此次展覽云集了近20位海上名家,共展出40余件館藏海派作品。展覽中的很多精品畫作都是首次展出。展覽開篇又特別加入了徐悲鴻收藏的《點石齋畫報》,同樣是首次整理發(fā)現(xiàn)的珍貴圖書資料,進一步彰顯了大師徐悲鴻對藝術瑰寶的珍愛、守護和傳承。
掃二維碼|預約參觀
微信號|徐悲鴻紀念館
圖文來源: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美館中國非遺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北京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國家典籍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首都博物館、北京畫院美術館、徐悲鴻紀念館等
特別聲明|文中配圖若出現(xiàn)侵權問題,權利人可通過在本篇圖文下留言的方式,與我處聯(lián)系署名授權或刪除等事項。
小貼士
各博物館實行實名制預約、錯峰、限流參觀,請博友們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聽從現(xiàn)場工作人員的安排,做好個人防護。
您有任何疑問,或希望了解“北京博物館通票”更多資訊,請長按此二維碼,添加 @北京博物館通票熱線 (13691219082) 為好友,將為您一一解答。
團購熱線:010-82986620
聯(lián)系微信:@北京博物館通票熱線 (13691219082)
微信公眾號:北京博物館通票
微博:北京博物館通票
一直播ID:84108796
網(wǎng)址:
http://www.acoru.cn
更多推薦:
點擊左下“閱讀原文”
直接進入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