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藝交輝——英國維多利亞和艾爾伯特博物館與頤和園博物館藝術精品展”目前正在頤和園博物館熱展。
本展首次聚焦十六至二十世紀的中歐物質文化與藝術主題,以英國維多利亞和艾爾伯特博物館(V&A)于2008年入藏的羅莎琳德和亞瑟·吉爾伯特夫婦捐贈金銀器、鼻煙盒及微型馬賽克等歐洲上流社會藝術精品,與頤和園博物館所藏的明清時代各類宮廷藝術珍品共同展出。其中,英國V&A館藏88件/套,頤和園館藏56件/套,共計144件/套文物。
展覽時間:2022年4月30日至2022年7月1日
展覽分為“璀璨萬象、精微入神、鑲嵌藝術和吉爾伯特夫婦的藝術收藏”四個部分。
前三部分藝術精品以裝飾工藝為線索,展示了跨國界、跨時空、跨文化的歷史與藝術的兼容并蓄。
第四部分表現吉爾伯特夫婦對英國V&A博物館收藏的捐贈與展示。
小編看展歸來,驚嘆不已,好物分享,與您共賞!
璀璨萬象
十六世紀以來,歐洲各國的金銀器工藝迅猛發(fā)展。十七至十八世紀金銀器的制作工藝進入了輝煌時代,主要表現在宗教活動、政治外交、貴族生活的陳設裝飾器和飲食器皿上,是歐洲皇室貴族財富的彰顯和社會地位的象征。
英國V&A博物館所收藏的珍品以十八至十九世紀英國金銀器為主,還包括俄羅斯、歐洲大陸等國的藝術精品,形成了較為綜合的金銀器藝術品體系,不僅展現了歐洲金銀器精湛高超的技藝,更表現了金銀器匠人在應對定制者對于潮流、審美品位和生活習慣等方面的需求變化時所作出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
明清時期,中國手工制作業(yè)高度成熟,門類齊全,工藝精湛,形成各自生產體系和各地特色,尤其清中期以來皇家宮廷所推崇的奢華炫目、精工細作的各式器具最為顯著,反映了宮廷和貴族階層的藝術修養(yǎng)、生活方式和工匠的高超技藝。
褒敬與饋贈
歐洲金銀器藝術品因其觀賞美感、時尚潮流、器物價值及匠人的超凡工藝而受到世人的青睞和欣賞。
因此,這類璀璨閃耀的珍品常用作饋贈禮品,既可彰顯物主的慷慨和富有,同時也讓受贈人享有至高無上的尊貴。
此外,通過研究器物上刻的字母、盾徽、雕刻的頂飾和格言,可以再現歷史,使塵封的杰出人物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
饋贈珍品
這類展示性的禮品常被賦予政治、外交及經濟等意義,既可以作為政治權勢之間一種交換方式,也可作為施洗儀式或結婚典禮等重要事件的紀念物,更是軍事和外交成就的見證。
托盤
謝列梅捷夫金杯
盾徽
這套金杯與托盤,是為紀念1760年謝列梅捷夫任命最高級別俄國陸軍副官而特別訂制,也是為匹配俄國第二大富人身份的禮品。
文字
拉法耶特功績像
這尊法國政府訂制的瓶飾,是為紀念拉法耶特侯爵不朽的事業(yè),尤其是在美國獨立戰(zhàn)爭期間的戰(zhàn)功。
文藝復興時期的瑰寶
英國V&A博物館收藏了一部分文藝復興時期的瑰寶,其中以酒器最為突出。
這些酒器原為薩爾茨堡王室貴族所擁有,多以金銀為基礎材質,并選用各地奇珍異寶裝飾而成,如鸚鵡螺、野山羊角等。
鷹形杯
精雕椰殼 (東南亞)、鑄造、鏤雕嵌銀及鍍銀,配裝飾用石底座
海螺杯
拋光海螺殼(東南亞)、鑄造、鏤空及雕花鍍銀
筵席與用具
自十六世紀起,用銀器款待賓客在當時逐漸成為一種潮流。隨著整個歐洲財富的迅速積累,社交聚會愈發(fā)頻繁,銀器的產量和種類也隨之增多。銀器已成為諸多都市商人等新興階層人士可消費的器物,為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他們緊隨皇室貴族最流行的宴會風格。銀制品常常被熔化重新改造成型,以順應潮流、滿足訂制者需求。
宴會用餐
自十七世紀九十年代起,隨著烹飪藝術在法國與歐洲其它地域得到發(fā)展,上菜方式亦發(fā)生改變。
奢華繁冗的晚宴由若干道菜品組成,并配有專屬餐具,如盛湯容器、船型調味容器及調味品套具等。
這些餐桌上的器皿非??季?,有別于傳統(tǒng)的放在旁邊餐柜的自助式餐具。
同時,冷酒器也從大容量的落地箱式器具演變?yōu)榭梢苑旁诓妥郎系莫毩⒕凭摺?/p>
冷酒器
浮雕、鑄造、刻花及嵌銀
作為餐桌中央的裝飾品,多層裝飾盤是英國十八世紀銀器餐具中最引人矚目的標志性器具。
稍大的托盤用于盛放水果和糖果,略小的則可作為燭臺交替使用。
多層裝飾盤
浮雕、鏤雕及鑄印
表彰紀念物
特威代爾表彰紀念物
這類表彰紀念物代表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1837-1901年) 對紀念性陳設器的最高審美品位。
這件器物體量碩大,重約38公斤,頌揚了特威代爾侯爵的事業(yè)生涯,他曾因出任印度馬德拉斯省省長而聞名。
燭臺與壁燈
長期以來,銀器制品被制作成室內的燭臺或壁燈,常放在房間兩個重要位置。
第一,制成蠟燭臺放在光滑的平面上,并配有剪燭芯用的剪刀,以避免過多煙霧。
第二,制成壁燈安裝在墻面上,在十七世紀中期至十八世紀晚期發(fā)展成室內裝潢中華麗的裝飾品。
蠟燭芯剪刀及燭臺
刻有第二代阿蓋爾公爵詹姆斯·坎貝爾首字母。
壁燈
后為基德明斯特福利男爵增飾盾徽和皇冠。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蠟燭是昂貴的商品,蠟燭數量的多少是其擁有者財富和地位的體現。
蠟燭臺多以成對或大型成套制作,有的大型蠟燭臺會額外增加一些分枝,也稱枝狀大燭臺。
展示的這對枝狀燭臺是十八世紀洛可可式和十九世紀攝政時期潮流風格的典型代表,它們由當時英格蘭最負盛名的金匠打造,這些金匠在制作銀器時自由創(chuàng)新以呈現高品質的成品,可謂既是手工藝人,又是敏銳的商人。
枝狀大燭臺
多葉枝狀大燭臺(一對)
鑄造、刻花及嵌刻鍍銀
攝政時期風格,斯托爾公司的保羅·斯托爾(1771-1844年)為倫德爾、布里奇與倫德爾公司制造。
船形杯
刻有制造者“AP”首字母標志
浮雕、鑄造、雕花刻銀及鍍銀,低溫畫琺瑯
圣禮容器
茶飲具
十七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歐洲國家的殖民擴張及其在世界范圍的貿易擴展,異國商品逐漸在歐洲出現。
茶葉、咖啡、巧克力是當時極為珍貴的新穎食品,除盛大的晚宴外,不同時段的社交活動中出現了盛裝這些奢華茶點的新器皿,如儲存茶葉的茶罐、煮不同飲料的壺等。
當時茶葉價格非常昂貴,因此許多茶罐上配有鎖具,或者將其存放在帶鎖的木盒中起到多重保險的作用。
茶葉套罐
茶壺
巧克力飲具
熱巧克力壺與其它容器不同,它的壺蓋頂可揭開,從中插入攪拌棒將巧克力攪拌均勻。
十七世紀八十年代,喝熱巧克力的杯子常用東方陶瓷制成,這種潮流風尚一直延續(xù)至十九世紀,直到位于歐洲的工廠生產了更為精致且引領潮流的產品。
他們設計并采用了一種“防震”式產品,以避免攪拌者因手抖或在旅行時因顛簸將巧克力溢出。
防震巧克力杯及托盤
日本伊萬里瓷,鑄造、雕花、浮雕及鏤雕銀
巧克力壺
浮雕、鑄造、雕花、嵌銀及木刻
旅行用具
人們每次出行前都需要認真規(guī)劃準備,尤其是長達數周或數月的旅行,銀器和金器是行李箱中必不可缺的物品。
自十七世紀起,梳妝用品涵蓋了每天的首場社交活動,即梳洗更衣時所需的各類配件。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設計了更多個性化的旅行配件,如奢華的18K金便攜式威士忌酒壺。
梳妝套裝精品(26件中的部分)
玻璃、鑄造、浮雕、鏤空嵌銀及鍍銀、畫琺瑯
便攜式烈酒瓶
喬治·尤尼父子(約1865-1928年)浮雕、
“CH”刻金首字母
英國V&A博物館入藏了諸多精美絕倫的基督教藝術品,這些極具代表性的收藏品是教堂為神圣儀式受贈和訂制的。
圣母誕生教堂之門是以純銀鑄造,裝飾奢華,其源自歐洲東部久負盛名的東正教中心地區(qū)基輔的佩切爾斯克拉夫拉。
據推測可能是為葉卡捷琳娜二世捐贈(統(tǒng)治時期1762-1796年)。
作為皇家園林,頤和園收藏了玉器、金器、銀器以及其他各類材質的藝術品。
其中,仿古玉自宋代已出現,延至明清兩代更為盛行,所仿多為古彝器之類,造型質樸渾厚,有觥、壺、簋等造型,兼具實用酒器和陳設裝飾兩種功用。
瓷器方面以晚清盛行的粉彩為代表,光緒時期的粉彩多為寓意美好的花鳥、花卉等紋飾,具有宮廷典雅華貴的裝飾風格。
晚清時期,皇家收藏還包括帶有濃郁宗教色彩的藝術品、飾有中國傳統(tǒng)吉祥紋飾和祥瑞寓意的銀器等。
通過這些器具可以了解到皇家宮廷的宗教觀念、生活場景和藝術風格。
本文不過多劇透,希望大家親自進館細看,體會先人巧奪天工的佳技。
以上展品僅僅是展覽第一展廳中英國V&A博物館的展品介紹,第二展廳“精微入神”,不僅囊括了歐洲最知名金匠制作的重要鼻煙盒,還展現了歐洲特色琺瑯彩肖像畫。
精微入神
第三展廳“鑲嵌藝術”,以微型馬賽克和玉石馬賽克兩種鑲嵌工藝制成的作品令人拍案叫絕。
微型馬賽克的制作方法代表一種技術革新,在熔化玻璃馬賽克的同時,要迅速把他們拉成細長條狀,這樣即便再小的部分也能切割。
展廳中有微型馬賽克制作方法介紹,也有微型馬賽克鑲嵌畫的制作過程演示,看后更知這種技藝堪稱絕技。
鑲嵌藝術
第四展廳“吉爾伯特夫婦的藝術收藏”,不僅有時裝,更有一件高科技內涵的技術精品。
“視覺盛宴”
金盒
“月球塵土” (3-D打印尼龍材料)、黃金、珍珠貝母及鉆石
本次展覽的英方展品來自羅莎琳德和亞瑟·吉爾伯特夫婦的收藏,它們能夠在頤和園向觀眾展示,不用出京,就在家門口就能欣賞世界著名博物館館藏珍品,著實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展覽到7月1日閉展,抓緊時間,購票預約,走進頤和園皇家園林,走進頤和園博物館,欣賞兩個皇家博物館的珍藏。
1. 頤和園博物館位于頤和園公園文昌閣區(qū)域,除購買頤和園門票外,仍需單獨購買博物館門票,20元。既可以在網上提前買票,也可以來現場后刷碼購票。
2. 防疫期間,公園和展廳限流,要求健康寶綠碼,72小時內核酸證明,參觀全程戴好口罩。
3. 此展共有三個展廳,第三展廳空調給力,怕冷觀眾建議帶件長袖。
4. 如需多拍照,請穿深色衣服。
5. 建議帶上畫鏡,尤其第三展廳的微型鑲嵌展品,用畫鏡才能體會工藝之精妙。其工藝制作過程,可以在本展廳看視頻了解。
陪伴了京城百姓25年的
《北京博物館通票》2022年版
如約和大家見面啦!
使用時間涵蓋2022一整年
收錄全北京123家館點
博物館+美術館+名人故居
歷史文化景點+親子游樂
減免優(yōu)惠價值高達3000元以上
不實名 不需貼照片 全家通用
不限制周末節(jié)假日
一年四季都可使用
包含場館信息、關鍵詞、看點
既是一本參觀攻略
又是一本博物館掌中寶
小巧精致 方便實用
全年統(tǒng)一發(fā)行價120元
北京博物館通票官方微店
趕快點擊購買吧!
120元包郵到家!
團購10本以上送票上門!
關于發(fā)貨
工作日16:00前付款,當日發(fā)貨
團購熱線:
010-82986620、
15611376572、13691219082
實體店購買地點:
西單圖書大廈、中關村圖書大廈、人文考古書店、花市新華書店、小莊新華書店以及部分參加通票的博物館。
點擊左下“閱讀原文”
更多驚喜等您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