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北新先生生于1932年, 祖籍江西南昌,生長于文化底蘊深厚的書香世家,對傳統(tǒng)士夫的雅致文化浸潤綿厚。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次談及“ 我讀著《醉翁亭記》《桃花源記》之類的東西在巴山、蜀水中度過童年。”
外祖父沈尹默,早年留學日本,后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平大學校長、輔仁大學教授,《新青年》雜志編委。與兄長沈士遠、弟沈兼士被譽為民初新文化運動的“三沈”。
諶北新先生1953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1957 年畢業(yè)于中央美院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
曾任西安美術學院教授、油畫系主任,西安美術學院研究院副院長,擔任中國油畫學會常務理事,陜西油畫學會會長及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榮譽教授。
本次展覽正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出,共展現諶北新先生各時期代表性風景油畫97幅,其中最早一件是他1957年在“馬訓班”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而最新的作品完成于2017年,整整跨越了一個甲子。
展覽共分為四個單元:
“對風景畫獨立生命的敏悟”
“自然原型與形式顯現”
“清逸雅?。盒闻c色的交響”
“須其自來,不以力構”
1
“如果是在五百年前或者五十年后,選擇風景畫為創(chuàng)作目標十分自然。而在20世紀50年代,這需要廣博通透的文化見識和對自我藝術稟賦的充分自信。”
1957年,諶北新從“馬訓班”畢業(yè)時,他的畢業(yè)作品是一幅風景油畫。在那個年代,他是第一個以風景油畫作為畢業(yè)作品的學生,諶北新因此被稱作“中國風景油畫第一人”。
畢業(yè)創(chuàng)作
20世紀晚期,中國社會環(huán)境的深刻轉變?yōu)橹T多藝術樣式的探索打開了大門,諶北新的藝術個性正是在這個階段得以充分展開。
在過去幾十年的發(fā)展中,中國油畫家的風景畫創(chuàng)作擺脫了對西方繪畫的追隨,出現了不少具有本土文化風采的作品,它們的內容、形式和感情都是中國的。
自然景觀與本土文化的聯(lián)系,景物與時代性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成為風景畫家探索的重點。
雨過烏鎮(zhèn)
2
“風景畫創(chuàng)作必然植根于一定的原型, 但它對不同的畫家有不同的價值比例。對諶北新先生而言,景物原型僅僅是藝術思緒借以生發(fā)展開的水滴或者火花。”
諶北新先生探索風景畫的另一重點,是從自然景物的形式結構中提取繪畫自身的形式結構。
在這種接近抽象的試驗中,中國風景畫家從西方現代藝術和中國傳統(tǒng)藝術兩方面汲取營養(yǎng)。
保持新鮮、明朗的感覺,是諶北新風景畫作品的一大特色。
太平洋西海岸
3
“由自然原型生發(fā)、匯聚、錘煉而成的形體與色彩,是諶北新畫面的主體。
作品在形與色的相依會、相對比之間形成自成一體的藝術韻律和視覺織體?!?/p>
船影
諶北新先生的作品情調是沉靜、明快和爽朗的,不但陽光下的海灘、積雪的山村如此,陰沉的林木或殘破的村落也充盈著爽朗的韻致。
4
“畫家所獲得的藝術成果出自他的心性、稟賦與學養(yǎng)、積淀。
諶北新先生重視由此而來卻難以名狀的靈感涌流,雖然那仍然依附于與生命同步的觀察、體驗、思考與選擇?!?/p>
南國睡蓮
從繪畫方式和風格追求看,色彩是諶北新先生作品中最重要的信息。但他的作品并不是對印象派色彩的模擬,他以高度的概括和夸張?zhí)幚砩赎P系,敢于運用極輕、極重、極飽滿的顏色,純凈的白色塊面和躍動的深重筆觸常常是畫面的領唱者。
在柔和、沉著而微妙的中間色背景上,以果斷的筆觸畫出深重的陰影與耀眼的光明。
諶北新先生給我們提供的經驗,是在深厚而又獨立的文化觀念基礎上肯定自己的稟賦,明確自己的追求,并為實現這一追求心無旁騖地畫畫。
他對大自然形貌、色彩、陽光、陰影的玩味,對自然情趣的營造,無一不與他自身的氣質以及他對人生價值的領悟相連接。
他在作品中顯現的自然的光華,正是他寧靜內心的返照。
諶北新風景藝術展
展覽時間:
2022年12月27日-2023年3月26日
展覽地點: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三層展廳
持《北京博物館通票》小本直接在清華藝博購票處優(yōu)惠購票。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實行限流預約參觀。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館)
入館觀眾需體溫檢測,在館參觀需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保持安全距離。
您有任何疑問,或希望了解“北京博物館通票”更多資訊,請長按此二維碼,添加 @北京博物館通票熱線 (13691219082) 為好友,將為您一一解答。
團購熱線:010-82986620
聯(lián)系微信:@北京博物館通票熱線 (13691219082)
微信公眾號:北京博物館通票
微博:北京博物館通票
一直播ID:84108796
網址:
http://www.acoru.cn
更多推薦:
點擊左下“閱讀原文”
直接進入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