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我看博物館—鏡頭中的文物與科技”攝影大展,組委會組織的最后一次參觀博物館活動,將于本周六(3月19日)參觀鐘鼓樓和時間博物館。
時間看不見摸不著,勤勞的古代先民在生產(chǎn)勞動中摸索出科學的計時方法,他們觀星象變化以定歲月,立圭表以測時刻,計日月輪回以確歷法,制鐘表以定分秒。時間博物館里所展示的古人博大精深的計時文化,讓我們再次感受古人的聰明智慧,以及時光的短暫與珍貴。
位于城市中軸線上的鐘樓和鼓樓是古代人報時的建筑,鐘樓曾經(jīng)多災多難,分別在元代明代毀于大火。所謂“樹大招風,樓高招雷”。于是到了清代,干脆采用了無梁拱券式全磚石結構,從此雷電不再光顧鐘樓!鐘樓上懸掛著重達63噸的有古鐘之王美譽的報時鐘,為我國古鐘重量之最。
鼓樓有25面定更鼓的復制品,每日都會有鼓手定時表演擂鼓報時的環(huán)節(jié)。如今,5位鼓手的表演已經(jīng)是鼓聲直震人心。想當年,25面定更鼓同時擂起時,該是怎樣的激蕩莊嚴。
感謝鐘鼓樓給予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為所有報名成功者免除了門票(35元/人)。感謝時間博物館,在休息日為大家專門開啟博物館大門。
不過,參加者需提交不少于2幅攝影作品。
參賽稿件請以單幅作品+文字介紹作為一個電子郵件的方式發(fā)送到本次活動專用電子信箱(bjbwgsydz@126.com)。
作品要求及投稿方式繼續(xù)往下看。
報名:每賬號限報2人。
微信報名方法: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博物館通票】,在公眾號【北京博物館通票】首界面下沿的對話框中留言“19日鐘鼓樓+姓名(實名制)+人數(shù)+聯(lián)系電話+拍攝設備”(單反、數(shù)碼、手機 )。以收到小編回復“報名成功”為準。名額60名,滿額即止。
活動行程:
2016年3月19日周六上午8:45在時間博物館門口集合,找參訪團旗旁的工作人員簽到,領取參觀證。 9:00活動開始,首先講解時間博物館,然后參觀鼓樓的古代計時儀器和定更鼓表演,最后登鐘樓參觀鐘樓建筑和古鐘之王。
時間博物館地址:東城區(qū)鼓樓大街298號,姚記炒肝店的東南面。
特別注意:鼓樓有較陡樓梯69級,鐘樓有較陡樓梯75級,而且樓梯比較狹窄。為保證大家的安全和活動正常進行,特別提醒,老人、兒童慎重報名參加本次活動,腿腳不便者、有心臟不適者不能報名本次活動。
注意事項:
(1)愛護展品,不要隨意觸摸展品,一定要展現(xiàn)出博物館愛好者的良好素質(zhì)。
(2)請報名成功的朋友準時到場。如果臨時有事,請?zhí)崆岸绦牛ɑ蛭⑿牛?3691219082(微信:北京博物館通票熱線),告知"姓名+電話"以便我們把名額轉(zhuǎn)給其他候補的團友。請不要在微信公眾號上請假(必須上電腦才能看到),以免耽誤我們的補充候補團友的時間。
熱誠歡迎大家踴躍參加攝影大展
攝影大展投稿方式及作品要求
1.本次大展活動只收數(shù)字照片(膠片所拍作品掃描后的數(shù)字文件亦可);恕不接受利用數(shù)字手段改變作品原貌的照片(如數(shù)碼合成、數(shù)碼特效作品),適當剪裁、反差調(diào)整等除外,作品必須保留數(shù)碼照片拍攝信息(EXIF),否則視為無效;參賽作品要求原始照片每幅照片的文件大小不低于3M,使用小型數(shù)字相機者請使用最高精度和分辨率拍攝;入圍作品不能提供原始照片者,視為自動棄權。
2.提交的照片作品邊長要求長邊不低于1960像素,文件JPEG格式。每位作者參賽作品數(shù)量不限,可以為單幅或組照(每組不超過4幅)作品。作品黑白、彩色不限。使用設備不限(單反、數(shù)碼、手機均可)。
3.提交的作品要求必須拍攝于博物館內(nèi),拍攝時間及地域不限。
4.請以作品標題和作者姓名作為作品圖片的文件名,如《作品標題-拍攝地點(XXX博物館)-作者姓名》。如參賽作品為組照,請在每幅照片的文件名后增加順序號。每幅參賽作品需配以一段不超過300字的相關科技知識說明。歡迎注明作品拍攝信息,相機品牌、型號,鏡頭,光圈和快門數(shù)值。
5.請務必填寫個人真實姓名、聯(lián)系方式等內(nèi)容,以便于組委會聯(lián)系。
投稿方式
參賽稿件請以單幅作品+文字介紹作為一個電子郵件的方式發(fā)送到本次活動專用電子信箱(bjbwgsydz@126.com)。
聯(lián)系電話:010-62223793 攝影大展活動組委會
獎項設置
作品分3個類別參與評獎,每類設一等獎1幅,二等獎3幅,三等獎10幅,佳作獎16幅。
獲獎作品將在首都博物館進行公開展覽,并結集出版畫冊。
授予獲獎者獲獎證書及獲獎作品畫冊。
活動流程
2016年1月10日—3月31日為投稿階段
2016年3月—4月15日為展示階段,通過初選的參賽作品在活動網(wǎng)站集中展示(網(wǎng)址:www.acoru.cn)
2016年4月1日—4月10日為評委會專家評選階段
2016年4月15日—30日在首都博物館舉行獲獎作品展示,并出版獲獎作品畫冊。
關于攝影大展:
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館學會主辦的“我看博物館——鏡頭中的文物與科技” 公益攝影大展正在進行中,本項活動是北京市科委科普專項活動。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持續(xù)最久的文明,聰明智慧的古人創(chuàng)造了許多科技成就,對推動人類文明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博物館是一個藏古納今的大課堂,其中科技題材的文物凝聚著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才智和結晶,散發(fā)著迷人的智慧光芒。
本次攝影大展需要拍攝者既要展示攝影技術,也要突出博物館展品的科技含量,從美的角度拍攝展品,從科技的角度解釋它的內(nèi)涵,體會其中的科學思想,調(diào)動百姓對博物館文物的思考,了解古代發(fā)明對于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的深遠影響。
拍攝者在提交攝影作品的同時,要同時提交200~300字的說明短文,介紹這件展品基本情況,或揭示其背后的科學原理與歷史價值,或自己的感悟。
為使大家更好的了解博物館里的科技含量, 組委會為本次大展組織以下活動:
1. 2015年 12月18、19日,在首都博物館舉辦“中國古代科技之光——中國在世界科技史上的85項重要發(fā)明”科普講座。
2. 陸續(xù)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觀復博物館、中國鐵道博物館東郊館、大鐘寺古鐘博物館、中國航空館、國家博物館、詹天佑紀念館、北京汽車博物館、中國農(nóng)業(yè)博物館等館點舉辦現(xiàn)場參訪拍攝活動。大家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博物館通票 ,按照召集令里的規(guī)定格式回復報名參加。
3. 2016年4月將在首都博物館舉辦優(yōu)秀作品展覽,向公眾介紹北京眾多博物館里的精美展品和展品背后的故事。
購買2016年北京博物館通票,請點擊原文鏈接直接到微店購買就好了。 淘寶網(wǎng)站,戳北京博物館通票官方網(wǎng)站:www.acoru.cn的淘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