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環(huán)畫,俗稱“小人書”,這種亦文亦畫的美術形式曾經是真正的大眾藝術,在幾十年的時間里滋養(yǎng)陪伴了好幾代人的成長。它曾經是我們生活的教科書,是美術啟蒙的范本。感謝中國美術館,將藏在我們記憶深處的連環(huán)畫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還是以珍貴的原稿形式!參觀展覽的時候我們不僅僅是懷舊和重溫,還要向老一代畫家們一絲不茍、孜孜以求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致敬。 張樂平先生筆下的三毛,可以說是最知名的漫畫明星了。四處流浪的小三毛總是缺吃少穿,甚至餓到偷吃貼廣告的漿糊、睡垃圾車,雖然他備受欺負卻還是善良熱情。這一個個小故事不知道現(xiàn)在生活在蜜罐的小朋友還能不能理解? 我們也一定要記住任率英先生,他工筆重彩渲染的白蛇、許仙、李香君、岳云、魯智深等人物形象鮮活真實,栩栩如生。 16幅彩繪和128幅線描的“西廂記”,在王叔暉先生筆下呈現(xiàn)了一場鮮活唯美的愛情劇。我們可以在現(xiàn)場欣賞王先生絲絲入扣的流暢線條,以及人物顧盼生輝的眼神。可惜,這部作品在文革時被批為“毒草”,只有部分原稿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險象環(huán)生、驚心動魄的“鐵道游擊隊”,在1954年出版后成為適應各階層讀者的搶手貨。自出版以來,鐵道游擊隊共再版20次,重印47次,累計發(fā)行了三千六百多萬冊, 創(chuàng)造了中國連環(huán)畫出版史的奇跡。 賀友直先生的“朝陽溝”,是他五六十本連環(huán)畫作中的表現(xiàn)農村題材的優(yōu)秀作品,多年的農村生活體驗,對“清明上河圖”等古代作品的細心研究,成就了這部白描形式的連環(huán)畫佳作。 我們不會忘記“黃繼光”中舍己堵槍眼的英雄,也不會忘記畫家在表現(xiàn)技法上的嚴謹和精益求精。 70年代美術界中“傷痕”美術作品中影響最大的是“楓”。經歷過文革的人一定會有切身體會。 1981年的 “人到中年”再現(xiàn)了改革開放初期中年知識分子在工作和生活的艱難處境。這個默默吃著燒餅的醫(yī)生形象展示了主人公清貧但平靜的生活狀況,也表現(xiàn)了畫家細致入微的觀察力。 沈堯伊先生的“地球的紅飄帶”真實的再現(xiàn)了紅軍長征的故事,成為了中國革命歷史題材的經典。 周日,讓我們走進中國美術館,用眼睛、用心靈去感受這些不朽的連環(huán)畫杰作! 7月3日周日上午9:40——9:50在中國美術館五層集合簽到。由中國美術館講解老師導賞展覽。 本期報名限持有2016年北京博物館通票的朋友。請直接在微信公眾號【北京博物館通票】主界面下沿的對話框內留言報名。每賬號限報3人。 請在公眾號上留言: 3日+通關密碼+姓名+人數(shù)+聯(lián)系電話. 以收到小編回復“報名成功”為準。名額有限,滿額即止。東城區(qū)五四大街一號。憑個人身份證領票入場。請報名成功的朋友準時到場。如果臨時有事,請將自己姓名和手機號發(fā)短信或微信告知13691219082(對應微信:北京博物館通票熱線),以便安排候補博友參加。(請不要發(fā)到微信公眾號,避免耽誤時間)。無故不參加、不通知者,將扣除個人信譽分值,影響今后報名。
購買2016年北京博物館通票,請點擊閱讀原文直接到微店購買就好了。 淘寶網站,戳北京博物館通票官方網站:www.acoru.cn的淘寶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