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西山大覺寺有八絕,但到底是哪八絕呢?我搜集了以下兩種不同的說法。 說法一: 二龍戲珠 - 指泉水流入寺中,在靈泉池相會 公德水獸 - 公德池左右兩邊各一石刻龍頭散水,寺內(nèi)的兩股清流在這經(jīng)龍頭注入公德池,據(jù)說是遼代所造 迦陵佛塔 - 同松柏抱塔 遼代石碑 - 同遼代古碑 碧韻清石 明清玉蘭 - 同古寺蘭香 千年銀杏 藤李寄柏 - 包括古藤寄柏和鼠李寄柏 說法二: 八絕之一:古寺蘭香 古寺蘭香是指四宜堂內(nèi)的高10多米的白玉蘭樹,相傳為清雍正年間的迦陵禪師親手從四川移種,樹齡超過300歲。玉蘭樹冠龐大,花大如拳,為白色重瓣,花瓣潔白,香氣襲人。 玉蘭花于每年的清明前后綻放,持續(xù)到谷雨,因此 大覺寺玉蘭是北京春天踏青的勝景。 八絕之二:千年銀杏 在無量壽殿前的左右各有一株銀杏樹。北面的一株雄性銀杏,相傳是遼代所植,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故稱千年銀杏、遼代“銀杏王”。銀杏樹高25米左右,胸徑7.5米。乾隆曾寫詩贊譽:“古柯不計數(shù)人圍,葉茂孫枝緣蔭肥。世外滄桑閱如幻,開山大定記依稀”。 八絕之三:老藤寄柏 大覺寺山門內(nèi)的功德池橋邊,有一古柏,上有老藤從下部樹干分支出長出。 八絕之四:鼠李寄柏 四宜堂院內(nèi),古玉蘭的西面,有一顆大柏樹,在1米多高分成兩個主干,在分叉處長出一顆鼠李樹,故稱鼠李寄柏。 八絕之五:靈泉泉水 寺院最高處的龍灣堂前有一方興水池山后的靈泉匯集到水池的龍首散水上,噴入池中。 八絕之六:遼代古碑 在大悲堂的西北側有一遼代古碑,刻有天王寺志延撰寫的《陽臺山清水院創(chuàng)造藏經(jīng)記》。據(jù)碑上文字記載是奉遼朝道宗皇帝及蕭太后之旨意于戊申年(1068年)三月所立。 八絕之七:松柏抱塔 迦陵舍利塔為松柏環(huán)繞,南面一棵松樹,北面一棵柏樹,松樹和柏樹的枝條向白塔生長,似乎是要伸手將白塔抱住,因此得名松柏抱塔。 八絕之八:碧韻清池 在北玉蘭院中有一用整塊黑色大理石雕刻出的水池,上面流下的泉水蓄在池中,又從池中順水道向下流淌。石頭上刻有“碧韻清”三個大字。 除了八絕以外,寺內(nèi)還有其他獨特的風景,如獨木成林的銀杏樹,樹齡達500年的娑羅樹,從龍王堂前分兩路流下的泉水等。


|